2016高考真题分项解析4:地表形态的塑造

Part4 2016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解析:地表形态的塑造

1.海南地理第19-20题

2.江苏卷第1-2题

3.江苏卷第21-22题

4.新课标Ⅰ卷第7-9题

海南地理第19-20题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19~20题。
19.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 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
20. 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C. 热带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点击展开“答案&解析”

【答案】19.D 20.C

【解析】

19.根据材料提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南坡昼夜温差大,西坡下午受到太阳辐射强,西坡的白天气温高一些,所以西南坡气温日较差大。其他因素都不需要考虑了。

20.从材料提取信息“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说明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物理风化最弱。热带雨林带终年高温多雨,气温日较差最小,故选C

考点:风化作用。

【名师点睛】该题组难度较大,关键理解“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第19题,需要理解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只需要从气温、气温日较差大分析,其它降水、风向等不需要考虑。

江苏卷第1-2题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图1 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2 题。

2016js7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① B. ② C.③ D.④
2. 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点击展开“答案&解析”

【答案】1.D  2.C

【解析】

1.江南丘陵地形属于丘陵地形,图①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很大,属于山地地形。②远处有石林,峰林流水,属喀斯特地貌。③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在我国以黄土高原流水作用最突出④地形有一定的起伏,但是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属于丘陵地形。D正确。

2.③沟谷发育比较好,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早期是风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尘埃沉积而形成的高原,后来的沟谷主要是植被遭到破坏,流水侵蚀形成的,C正确

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区,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形成关系。

【名师点睛】地形即地表的形态。分为: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

中国的高山主要分布在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中山主要分布在第二阶梯的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周围、黄土高原周围。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的一列就是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东部,山势较低,这种走向的山脉主要也有三列: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即前面提到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浙闽一带的东南丘陵山地;最东的一列则是崛起于海上的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于西部,由北而南依次为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南北走向的山脉纵贯中国中部,主要包括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之广泛,类型之多,为世界所罕见,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和四川西南部。以桂林喀斯特(广西)、施秉喀斯特(贵州)、金佛山喀斯特(重庆)和环江喀斯特(广西)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江苏卷第21-22题

图10 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 题。(双选)

2016js8
21.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 ②指搬运作用

C. ③指成岩作用

D. 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2. 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 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点击展开“答案&解析”

【答案】21.AD  22.AC

【解析】

21.图中①表示一些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岩石,属于化学沉积作用;②指固结成岩作用,③是由变质岩转化为土壤或沉积物的过程,不是成岩作用。④所示箭头,岩浆的一些物质进入大气,是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

22.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再通过地壳物质循环进入内部圈层,所以说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物质进入大气中,岩浆中的碳释放到大气圈。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不会到地球内部。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源转换

【名师点睛】地壳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图及其变式图

地壳物质循环各环节的判断,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形成的。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图。

图中的③即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④为固结成岩作用。凡指向岩浆的箭头,即为高温重熔再生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表示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各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变式图形较多,我们可以归纳比较如下,同学们注意辨别。

新课标Ⅰ卷第7-9题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2016qga1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点击展开“答案&解析”

【答案】7.C 8.B 9.D

【解析】

7.该题从静态角度考察同一条贝壳堤形成时期海岸线的位置变化。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有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这时海岸线位置稳定才会形成贝壳堤。选C注意本题问的是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如何变化,而不是贝壳堤改变时海岸线的变化。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形成新海岸,不断堆积,从而使得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变大。选B。由上题知,海岸线位置稳定才能形成贝壳堤,所以A错,形成河口三角洲是由于河流搬运泥沙在入海口堆积形成的;河流改道是在内陆地区发生的,不会发生在海岸线位置。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出现海岸线多次位置变动,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也大,从而形成多条贝壳堤选D。

考点:堆积地貌形成条件和过程。

【名师点睛】

该题组是选择题部分难度最大的一组题,围绕“贝壳堤”这个主题,考查了河流堆积作用、海浪侵蚀及堆积作用,要求学生有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较强分析推理的能力。第7题,学生容易被图中几条贝壳堤干扰,考虑几条贝壳堤形成的动态过程,认为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而错选B,这就要求学生审题一定要准确,抓住“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词“任一条贝壳堤”和“形成过程中”。第8题,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探究海岸线是如何远离贝壳堤的,主要是由于海水的堆积作用造成的。第9题,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多条贝壳堤的形成与河流入海口的变动及携带泥沙情况,主要考查了河流泥沙的沉积作用对海岸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题总结】

贝壳堤形成的整个过程:

1.海岸线稳定形成第一条贝壳堤

2.沿着岸边流动的海水把河流入海口处沉积的泥沙搬运一段距离并沉积,使得海岸线发生变化

3.在新的海岸线处形成新一条贝壳堤

本站由朱政卫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室运营,为广大师生提供地理课件、地理教案、地理学案、地理试卷、地理微课及高考地理备考策略等。
零点地理 » 2016高考真题分项解析4:地表形态的塑造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